前陣子楚兄發了這篇文章,手癢回了一下,想想乾脆把這回文抓回來整理整理,加點東西,寫篇新文章,當作是記錄一下現在的想法好了。
以前台股的市場的股票較少,市場中的股票總是「齊漲齊跌」;這是因為多數的資金追逐少數的標的所致,因為股票少、籌碼也少,股價較容易操控;而現在股票家數多,投資管道也多,要一如以往全市場一起拉抬,資金上也不允許(當然也跟先前股市暴跌的記憶有關,造成投資人心態上保守,寧願將錢存在銀行,也不願意進來「追逐」股價)。
所以,以族群/類股來拉抬,或是「某某概念」為主題,產生局部的行情。會遠較大家一起漲(跌)的行情要容易。另一方面來說,概念股的概念,方便了產生題材、使主力有機會炒作股票。
另一個同類型的股票有比價效應的原因,是因為市場中有人做 pair trading;所謂 pair trading,是一種避險操作方法,選擇兩個產業或股價運動方式類似的標地,放空價格高估者、買進價格低估者。比方說 2004 年的友達與奇美,價格差不多都一樣,當基本面因素沒有太多變化,股價的運動也會有所互相牽扯,當兩者股價差異變化太大,這類交易者也會進場進場,獲取在其中隱含的價差。進而使股價也會有互相拉近的效果。
所以即使指數漲不停,還是有些股票動也不動,有些衝很快,就是因為族群太多,只能用輪流的。當然有些沒人認養的,可能怎麼輪也輪不到,面板廠商在這波,幾乎是沒動;指數這麼高才動起來,反而該覺得奇怪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